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打開選單
:::

牧者的無私:外籍神父的奉獻

 地理大發現時期的16、17世紀,時逢歐洲的大溫疫(great pestilence),香料被發現具有療效而需求大增。荷蘭人先於1624年抵達、統治台灣西南部;1626年西班牙人則在台灣北部登陸,同時有西班牙籍的道明會會士來到台灣,對原住民宣教。1642年,荷蘭發動雞籠之戰,西班牙被迫離開台灣,天主教在臺灣也一度中斷。1859年後外籍傳教士才再度在打狗港購地興建簡易傳教所,成為天主教會在台灣的第一個據點。國共戰後,大量中外神職人員輾轉來台,耶穌會(Society of Jesus, SJ)負責新竹縣市工作,加拿大籍的神父進駐關西鎮。

 天主教進入教區初期,會在教區內選定地點,先建立佈道所;等到發展有一定規模後,就會派遣神父進駐興建教堂,成為獨立堂區。以高伯龍神父為例,1956年被天主教教會派至峨眉,於1963年建立峨眉天主堂。高神父在接近民眾過程了解到客家族群對人死後的理解很有限,他便以中國與西方生死觀的差別切入,介紹耶穌的道理給民眾,他認為耶穌的真理能補充台灣人在信仰上的見解。高神父也曾經到石光天主堂傳教。讓當時接送高神父的巫老師記憶最深刻的,便是高神父就連死後,也自願將大體捐增給台大醫院做大體老師這樣的舉動,徹底實踐他對生死奉獻的哲理。

 教會為讓幼兒能受到好的照顧,在關西各村里設立托兒所或幼稚園。非僅教友的孩子,一般民眾的小孩也可以入學。此為天主教會來台各地宣教,注重兒童教育的普遍表現。其中,加拿大的籍戴愛華神父,除了興辦教育。1958 年他向當地首富范朝燈購買農地,並在1957 至 1958 年間寫了幾百封的賀卡回加拿大,向父母、親友展開募捐,最終建立關西鎮上林里的坪林天主堂。戴神父一生恭敬聖母,因此把坪林天主堂奉為「玫瑰聖母堂」,讓偏僻地區的教友也有信仰的聚會場所。

 巫老師回憶起個子矮小,說著不流利國語的戴神父時,特別強調他對坪林地區的貢獻不僅在於他注重教育、建立偏僻地區的教堂,更在當地修橋、鋪路、鑿井等公共建設。當時坪林地區交通不便,僅對外連結關西的大馬路;通往僻遠住家往往要繞一大段路程。戴神父除了把坪林、上林、南和、新力等村里間的小路開闢出來,還搭起連結對外的木橋,也將山區的大小水溝疏通。戴神父造福鄉里的事跡更在村里間廣被傳誦。

影片資訊
影片類別:紀錄片
作者:曾吉賢
資料貢獻者:被攝者-巫細貞
影片長度:15:50
影片拍攝地點
推薦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