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打開選單
:::

客庄傳教:天主教與客家的跨文化接觸

初來台灣時,會士們以台灣北部的新竹、台北為起點,開始福傳工作。立即面對的問題就是不同的語言、族群、文化帶來的挑戰。會士本身來自四面八方,而居住在台灣的人,有剛跟隨政府從中國大陸遷來的,有著各種口音的外省人;有本地的閩南人、客家人,而且這些人當中的長者,很多還是說日語的;此外還有不同部落、講著不同語言的原住民。而面對相異的文化,已經累積了相當豐富經驗的耶穌會士,努力學習本地的語言文化,融入本地人的生活。隨著台灣教會不斷壯大,教會在治理上日漸趨於「在地化」。

1971年春節,于斌樞機在台北師大附中禮堂,首次提倡舉行祭天敬祖大典。1972年起,台灣教會界與學術界興起探討「中國神學」的熱潮,至1976年由主教團宣告該年爲「建設地方教會年」。在神學中國化的基礎上,台灣教會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進行了禮儀上中國化的一系列嘗試,如推動「祭天敬祖」儀式融入到天主教的彌撒禮儀中。


1961 年 3 月 21 日天主教新竹教區從台北總主教區分出而正式成立,涵蓋範圍包括桃園縣、新竹市、新竹縣與苗栗縣。六十餘年前,新竹大部分為客家族群,一般民眾亦多貧困,教友人數很少。耶穌會面臨外來宗教及文化的問題,適逢美援時期,1950、60 年代教會成為救濟品發放的供應站。凡天主堂佈道有發放救濟品時,人們趨之若騖前往聆聽神父佈道,也有之因而受洗成為教友。

儲蓄互助社是一個「由下而上」自發成立的自治管理組織,它也成為凝聚教友及地方民眾的重要力量。當1975年互助社業務陷於半停頓狀態,滿思謙神父(1970–1976)召開臨時社員大會,主張繼續經營,改選幹部。請陳隆欽先生招收地方社員,此後在耿天道神父及陳輝泉督導、陳朝杞老師的領導下,開放社區,辦社員教育座談會、旅遊研習,吸收地方士紳等改革。家祿社自此脫胎換骨,進而成為全國性的聯合組織。


語言是傳道相當重要的溝通工具。在 1954 年,馮道南、耿天道、法良、葛民誼四位神父來到關西,他們為了與民眾打成一片,入鄉隨俗,便立刻在南山里開辦客語班,聘請國小教師梁木森等數人,教授客家話。1958年滿思謙(Ferentino, Frosinone 1915-2000)和吉愛神父合編羅馬拼音英、客語(English-Hakka)字典問世。滿思謙神父亦於1971–1978任關西石光天主堂的本堂神父。

影響石光、坪林天主堂最大是耿天道神父,自稱是加拿大的客家人,客語相當流利,對客家人的習俗也有深入的研究,因此允許在教堂內設置華人的祖先牌位,喪禮中也採用部分客家的的習俗。

影片資訊
影片類別:紀錄片
作者:曾吉賢
資料貢獻者:被攝者-陳朝杞
影片長度:03:56
影片拍攝地點
推薦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