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早期九讚頭特色
九讚頭位於新竹縣橫山鄉,在日據新竹州時期,日人稱橫山為「天背山」。在油羅溪北岸緊鄰著新興、大肚、力行、內灣這四個村落,河流沖積成平原而開墾種稻;看見山便往旱地方向開拓,開渠引水漫成梯田。聚落間雖然有內灣線鐵路貫穿聯繫,但村落屬於散村,各自獨立,各有特色。九讚頭地處大肚村,是個純樸的客家莊,在清領及日據時代,此區及鄰近的村落除農耕作物外,還有樟腦、伐木業的經濟作物。而為了進一步取得樟腦的原料及尋找價值更高的木材,往山區進一步墾代是不可避免的事,所以建「隘」防番與建「寮」焗腦,是此地早期開發上的特色。
二、 因礦業興起的運輸產業
新竹縣橫山鄉豐田村油羅,在日治時期即已設立礦權開採石灰石。而內灣線的建設亦為開發、運輸竹東至尖石沿線產業資源而建;昭和19年(1944)開始動工,但因戰時經費不足而停工,戰後才續建,1951年9月11日全線完工,定名內灣線。早年以煤礦業、林業、石灰石業等貨運收入為主要來源,後轉為旅遊及通勤之客運為主。而九讚頭車站的對面即是亞洲水泥,車站195012月27日開始營運,它是內灣線上站場最寬闊的車站,但是只有一個客運月台,站內卻有許多股軌道,這當然跟它昔日的貨運功能有關。亞洲水泥廠內有條鐵路支線,從九讚頭車站旁與內灣線相銜接。除了水泥廠外,週邊的煤礦場,也都是藉由九讚頭車站對外運輸。
三、 礦業帶來的環境衝擊
水泥石灰業為此地創造的就業機會與經濟價值不容抹滅,然對於環境所造成的衝擊亦不容忽視。九讚頭、合興成為內灣線上的水泥貨運重鎮。伴隨著水泥運輸重鎮帶來的負面影響是由亞洲水泥新竹廠在赤柯山所採得的石灰石,經由卡車運送至廠區的過程,卡車載滿礦石車聲,炸山產生的噪音,滾石落在鐵皮屋頂迴盪震動,紅白相間的塔柱銜接著索道流籠(纜車)在滿礦石來回穿梭,成為這個地區的生活寫照。
水泥廠運作過程產生嚴重的粉塵,廣場、馬路、樓房、甚至廠房本身,到處都被灰塵覆蓋,稱作「石灰瘤」;嚴重時無論房屋或房車,都有遭到壓倒的可能。而當石灰粉塵覆蓋在廠區外露的電線達一定的量時,每遇雨天就會不斷有火花冒出。90年代環保意識抬頭,廠區改用環保的煙囪,才改善粉塵問題。
四、礦業復工爭議
採集石灰岩是高度危險的工作,只要有操作不慎都造成重大災害,當時的勞工保障仍舊不齊全,時常有工人發生意外、受傷、死亡等事件多不勝數。亞泥停採多年間後,卻在2017年隨著「西部復礦」議題擴散,當地居民對於亞泥的印象,也因著水泥廠與礦場的不同地理位置而有差異。水泥廠屬於橫山鄉,居民多半支持亞泥,而與礦場較近的關西鎮玉山里、金山里、錦山里,則較持反對亞泥的態度。時任議員周江杰亦在抗議復工的行列;當復礦議題確定胎死腹中,台泥竹東廠關閉拆除原設於合興暫的儲石庫,內灣支線三大貨物運輸站竹東車站、九讚頭車站及合興車站原以運輸大宗水泥及石灰石業貨運為主的業務亦驟然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