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打開選單
:::

窮人的銀行:家祿儲蓄互助社

「儲蓄互助社」為救貧濟弱的合作運動手段之一,最早緣起於 1849 年德國南部。當時正值德國工業發展的初期,社會面臨貧富不均差的問題。農民與底層收入者的生活非常艱難,地方首長發現最好的紓困方式,就是讓民眾們自己幫助自己,於是成功的組織、運作了第一個儲蓄互助社。這是一種非官方,「由下而上」的互助組織。這種互助模式於1938 年傳抵亞洲,首在菲律賓推動。二次大戰後,逐漸推廣到其他亞洲國家。台灣早期對互助社的認識來自於參與泰國曼谷舉辦的一場社會行動領導人的訓練(Social Avtion Leadership Course),而本土第一個互助儲蓄社研習會也在1963年在台北召開。


台灣早期的儲蓄互助社運動是由天主教引進,隸屬於「中國互助協會」。1964年新竹西門街天主教堂成立了台灣第一個儲蓄互助社,同年9月21日於內政部登記為全國級人民團體。1968 年經財政部同意試辦,1971 年為擴大改組,所有儲蓄互助社有關之推廣、輔導、監督等業務均由新設立之儲蓄互助社推行委員會負責辦理。

「家䘵儲蓄互助社」於1966年開始組織、籌備,並於1967年1月成立,時任社長為賴龍來。社員以5塊錢為單位,每個禮拜或每個月存入股金 200 元。「司庫」就是執行儲蓄互助社一切事物的執行單位,設置數位職員。

1967至1975年間,家祿互助社經營不善,社員、資金均未增加。新竹區會的幹事林滄波打算解散,滿思謙神父(1970–1976)召開家祿社臨時社員大會,決議開放社區一般民眾加入,並要求傳教員陳龍欽積極招募新社員,家祿社因而起死回生。耿天道神父(1976–1986;1996–2001)對互助社特別有經驗、研究,在他的帶領下家祿儲蓄互助社成為協會前二大社之一。

家䘵儲蓄互助社是一個結構相當嚴謹的互助組織。首先必須要成為社員,才有資格成為家䘵社的理事;成為理事後,才有資格成為區會的委員;區會的委員才能夠被推薦去(全國的)協會擔任協會的理事。


受訪者陳朝杞父母親均為佃農,自幼在新竹石岡子成長。初中要再升高中時,因為家中無法支持,便選擇公費的師範學校就讀。新竹師範畢業,民國49年開始在國小任教,並持續完成中興大學學業。畢業後參與高考,取得第一名資格,然後分派到糧食局工作;因無法適應糧食局的工作文化,便回到新竹石光國中任教。

接觸到天主教的契機是與妻子的相識、相戀,在兩人在論及婚姻時,妻子的唯一條件是要求陳朝杞必須是領洗教徒。而在聽道過程,陳朝杞認識到天主教有較完整的宗教邏輯,進而從內心接受天主教信仰。

陳朝杞除了在家祿儲蓄互助社創辦初期積極參與,並擔任義務擔任第一代儲蓄互助社的創社前五年的社長之外,亦為儲蓄互助社發展史的編撰的主任召集人、第十一屆協會副理事長、連續8年的理事。

影片資訊
影片類別:紀錄片
作者:曾吉賢
資料貢獻者:被攝者-陳朝杞
影片長度:34:23
影片拍攝地點
推薦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