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芎林地區是以地緣或姓氏為主的散村聚落,歷經土地拓墾及資源競爭的衝突緊張關係,發展出家族及宗族成員的凝聚力,且以習武練拳保衛家園。而客家獅便是在「武術」的核心精神下,結合舞獅的傳統文化,發展成為客家獅。隨著社會的變遷,客家武術從早期的保衛性質,走向凝聚家族向心力及強身健骨的客家拳術,於吸收獅藝文化後,成為農忙閒暇之餘的娛樂表演或年節喜慶的慶祝活動。
張進寶(民國36年出生),受訪年齡72歲(民國108年),為芎林鄉下山村張屋客家獅的第二代,其父自1945年開始,邀請鄭述喜在張屋教拳八年,由張進寶於口述訪談影片中談述關於客家獅記憶,他回憶道:在民國50多年那時候,給一塊肥皂、一個飯包盒已經是很好的獎勵,一場全棚獅(包含拳術、器械、獅藝)打完,能賺好幾個肥皂,雖然肥皂便宜,但那個時候打獅的感覺很好。口述訪談另提到早年若有廟坪要做戲,便會請來全棚獅,許多不同姓的人會湊著打,可能是出自同一個師傅教的,師傅會邀集大家一起去,合作打獅。當時沒有電視可看,一場完整全棚獅需一、兩個小時,是很受歡迎的餘興節目,台下總是滿滿的人,不像現今,只有參加演出的人才有興趣。
影片資訊
影片類別:紀錄片
作者:曾吉賢
資料貢獻者:被攝者-張進寶
影片長度:11:46
影片拍攝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