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田出生於民國十九年,十五歲時,曾經代替父親,去新埔和湖口「奉公」,就是義務服勞役,用人力開設機場或開闢道路等,在新埔黃昏五點結束工作時,一群人挑著包袱走回家,走到峨眉富興村已經雞啼天亮累得半死。日本時代家裡租地耕種,經常全部稻子收割完畢拿來繳納租榖都還不夠,光復後耕種也難討生活,他曾經跟朋友去獅潭山裡扛木頭當搬運工,但後來還是回家耕種,養牛種蕃薯,從小生活在大量的農事勞動中,日子很艱辛困苦,他感覺一直到范振宗當了縣長,政府才比較有照顧農民,不僅減免賦稅,也可以領老農年金,因此特別感念。 此影片為103年至105年期間,新竹縣執行文化部國民記憶庫-台灣故事島計畫,以新竹縣全區域為執行範圍,蒐錄地方耆老生命史訪談,耆老所經歷年代,橫跨日本時代到戰後,提供跨時代的豐富珍貴生命經驗,耆老也具有豐富的母語詞彙,透過影像記錄大量母語語料,為新竹縣文化留下重要第一手資料。同時台灣從農業時代轉到工商經濟,近四十年的生活型態變化劇烈,以影像紀錄中生代表人物,透過他們的口述故事,記錄其歷程和思考過程,建構多元的常民生命史觀。
影片資訊
影片類別:紀錄片
作者:古少騏
資料貢獻者:被攝者-劉新田
影片長度:10:13
影片拍攝地點